科研动态|科研深耕结硕果,笃行实践绽芳华 ——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结题汇报
日期:2025-06-23 15:41:26  浏览量:5

科研动态|科研深耕结硕果,笃行实践绽芳华 ——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结题汇报

夏木阴阴正可人,研思灼灼满庭芳。六月,八坼幼儿园的葡萄架下结满智慧的果实,第十批学年课题也在两年的深耕中迎来丰收时刻。从理论积淀到实践探索,从问题聚焦到成果凝练,课题组成员以儿童为本、以问题为锚,交出了一份份扎实的研究答卷。2025年6月19日上午,全体课题组成员共聚一堂,开展第十批学年课题结题汇报活动。

一、研路撷英:

深耕者的足迹

活动由保教处张莉老师主持。她以“三个看见”开场——看见课题与园所文化的共生共长,看见教师从“经验型”向“研究型”的蜕变,看见幼儿在研究中绽放的成长光芒。随后,各课题负责人依次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研究历程。

二、多维成果:

智慧的结晶
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。在第十批学年课题研究中,我园教师怀揣教育初心,在教育的田野里深耕细作,用智慧的双眼发现教育真问题,用专业的行动探索成长新路径,将平凡的日常化作研究的沃土。这些扎根实践的探索,如同春日里播撒的种子,正在教育的园地里悄然生长、吐露芬芳。

徐敏聪:《幼儿园建构游戏中“桥”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》

在幼儿园建构游戏“桥”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中,我挖掘生活中多样桥资源,如实物、图片、视频等,引导幼儿观察结构。通过搭建活动,激发幼儿创造力与合作能力,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桥的魅力,提升综合素养。研究论文《幼儿园建构游戏中“桥”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》发表于省级教育刊物。

何琳瑜:《运河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》

在课题研究期间,主要围绕运河资源和户外活动展开,将运河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,开展了幼儿园里的运河、运河垂钓、趣味投壶、运河码头等活动,涵盖了沙水区、户外体锻区、小树林等多个户外活动场所,充分发掘了幼儿园的有效资源。研究期间生成了运河户外教案集,撰写的论文《运河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》发表于省级刊物《导向》。

韩佳文:《运河歌谣在表演区应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

在课题实践的一年半时间里,我带领着孩子从小班到中班,有过失败与尝试,但也收获了成果与喜悦,具体表现在: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创编、操作乐器、模拟情境以及个性化的音乐实践,使运河歌谣得以较好融合于表演区,同时让幼儿在感受与欣赏、表现与创造中使运河歌谣的价值得以显现,形成观察案例集及课程故事等实践成果,论文《小班幼儿表演区游戏融合运河歌谣的实践研究》获苏州市教育学会及吴江区课题论文评比二等奖。

倪雨青:《节气文化渗透幼儿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》

课题在研期间,通过节气文化与种植活动相结合,引导幼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与劳动精神,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劳动教育策略。在研究过程中我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,帮助幼儿获得经验,及时反思与调整,不断完善与优化,也取得一些成果:论文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》发表于《时代教育》2025年第5期;论文获奖3篇;教学设计《大班社会:粘雀子嘴儿》获苏州市教育学会2024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。这是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的碰撞与渗透,也是教师与幼儿、家长的研精致思。

周奕涵:《指向幼儿数学经验提升的绘本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》

我的课题研究从绘本资源入手,思考其带给幼儿数学学习的独特价值。如今幼儿数学启蒙备受关注,本课题着力于通过绘本情境化教学提升幼儿数学经验,根据幼儿认知特点,结合数学核心经验发展要求,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建构数概念、提升数学经验。研究中我利用各类绘本资源,聚焦数与计算、量与实测、分类排序、形状空间、逻辑推理等核心经验,开展多元化的数学活动。研究期间,撰写的论文《指向幼儿数学经验提升的幼儿园绘本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》发表于省级刊物《时代教育》。

张忆诺:《体适能视域下幼儿体能训练多样性的研究》

本课题聚焦通过多样训练提升幼儿体适能,初期完成理论储备、方案设计,开展游戏化主题活动并参与区级展示;中期深化实践,融入合作、角色扮演等元素,对比训练效果;后期形成训练计划等理论成果,且幼儿与团队在区级活动中斩获佳绩。研究期间,撰写并装订《幼儿园体适能训练计划》《大纲》及《幼儿体能多样化训练方案》;撰写的论文《体适能视域下幼儿体能训练多样性的研究》发表于省级刊物《时代教育》;辅导幼儿在2024 年吴江区幼儿竞技体适能暨快乐体操展示活动荣获优秀运动员;带领八坼幼儿园体适能团队在2024 年吴江区幼儿竞技体适能暨快乐体操展示活动中获团体三等奖,并参与2025 年区级竞技展示活动。

俞敏:《利用“运河文化资源”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实践研究》

本研究以“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”为主题,前期梳理了具有园所特色的运河文化资源清单,再结合清单,通过系统观察、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,深入分析了运河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中的利用现状、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,主要包括活动室、区角、墙面、门厅、楼道、走廊、连廊、沙水区、草地、小树林以及运河市集等。在课题研究期间也收获了部分成果,论文《利用“运河文化资源”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实践研究》发表于《时代教育》2024年第30期,论文《环境连结课程,彰显教育活力》在2024年江苏省幼儿教育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;撰写了课程故事《我们的主题墙我们作主》,还形成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(室内环境、公共环境、户外环境)的照片集与分析等图文集。

三、蓄力前行:未来的期许

徐国芬园长对本次课题结题汇报中的内容感到欣喜,看到了课题组教师以“十四五”主课题为引领,立足园所实际,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,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且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。教师能够紧扣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,通过多样化的研究形式,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,充分体现了“以儿童为本”的研究理念。

徐园长表示,尤为可贵的是教师们在研究中展现出强烈的专业自觉性——通过文献研读、观察研讨、反思性实践等路径,实现了理论素养与实践智慧的双向提升。研究成果不仅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案例集、环境创设方案等物化成果,更促进了教师观察分析、课程生成等专业能力的显著成长。建议后续进一步梳理研究成果的推广路径,深化家园社协同机制,让运河文化浸润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幼儿。

针对即将启动的第十一批课题申报,徐园长建议:“可立足现有成果纵深挖掘,如从运河资源到运河文化课程体系,让研究成为持续生长的生命体。”

课题结题不是终点,而是教育者与童心对话的新起点。八坼幼儿园的教师们将永远以儿童清澈的眼眸为镜,在教育的百花园中采撷每一朵绽放的智慧之花。那些跃动在活动中的灵感闪光,那些流淌在观察里的教育诗篇,都将化作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未来,我们将以科研为墨,以实践为笺,在教育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。让每一次思考都如春风化雨,让每一次探索都似星辰闪耀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,我们愿做永远的追光者——追随儿童的好奇之光,追寻教育的理想之光,在理论与实践的星河中,绘就属于幼教人的璀璨星空。